只要你愿意,按照可口可乐的配料表,自己天天试都能试出来配方。你要是找食品添加剂供应商买,让他给你推荐使用量,按照他们的推荐用量自己做就能做到八九不离十。
可乐配方要是里面有什么配料表里面没有的东西,不好意思,市场监督管理局很想和可口可乐谈一下人生理想,啊,不,是食品安全法……
至于有些人认为现在的可乐原浆配方里面加上了什么别的特殊物质,来来来,上网搜索一下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上面详细的说明了配料表里面应该有什么,你会发现,只有:
1.加工助剂
2.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小于25%的复合配料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若符合GB 2760规定的带入原则且在最终产品中不起工艺作用的
3.加工过程中已挥发的水或其他挥发性配料
是不需要标识的。但凡对口感、外观状态、色香味等方面有影响的添加物都需要标识。
说白了,可乐这种饮品的配方简直粗暴到无可附加,你看做个果汁还要考虑和空气、光氧化褐变,可乐里面的成分……实在是没啥不稳定的。
真正重要的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品牌塑造和对原料供应商的成本管控。
第一道护城河就是成本优势,举个例子:
找大型的供应商做一个ODM的益生菌产品,一般是供应商提供设计配方,用自己的菌种,并在自己的车间生产。
某个品牌也搞了一个ODM益生菌,但是供应商免费加工。要知道固体饮料加工费是按袋计算,一袋2毛左右打底(益生菌一袋纯原料+加工费和内包材成本也就3块钱,食品的大头成本都是和人相关的比如运输,仓储和营销,原料反倒很便宜),但是因为这个品牌因为体量大,订单量高,所以加工厂愿意把加工费减免。
这就是订单量大的时候,对供应链成本的把控优势。饮料巨头采购原料的价格会低到令人发指,其他企业根本不会有如此低廉的价格南宁高价代妈,而且普通企业的生产线也不会达到巨头的产量。饮料巨头利用自己的成本和规模优势,把饮料价格拉到一个利润极低,但是依靠销量和品牌优势仍然可以盈利的点----国内就是3块钱/瓶,但凡你买饮料价格超过这个价格,你就会开始考虑一个问题:这个价格值不值?
第二道优势就是品牌文化:
可乐到现在已经超脱了普通饮料的范畴,就如同农夫山泉超脱了矿泉水的范畴。可口和百事两家公司成功的把品牌打造成了一种潮流文化和一种生活方式,当你拿到一瓶“阔壳阔落”和一瓶百事/可口可乐的时候,你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哪怕味道、口感一模一样。
第三道就是研发实力,这个大家都懂,不需要细说。
说根本的,当别的厂家既不能靠成本控制来低价挤占市场,又无法靠广告和宣传打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那么可口可乐的配方是否真保密都不重要了。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代妈机构看到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