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面对自己的男神女神都会有这样一种错觉:
认为自己不够优秀,而那个人遥不可及,所以以默默守候的姿态远远观望着对方的喜怒哀乐,并且不时地给自己灌点美好的心灵鸡汤:等我变得足够优秀了,她/他就会喜欢我。
拉倒吧,就算你把银河都给填满了,织女喜欢的也不是身穿金甲的英勇神将,她喜澳门捐卵欢的永远都是穿着粗布衣衫牛郎。
你说,难道神将不比放牛的凡人优秀吗?
这两者之间的差距都不是几十几百条街可以形容的,一个天一个地,根本没法儿比。
归根究底,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什么优秀不优秀的进步空间,就算你比她喜欢的人优秀一千倍,你还是你,变不成他|她喜欢的人。
你不是他的菜,所以他不会怜香惜玉,也不会慈悲为怀。
我认识的高颜值学霸中,有一个叫阿C的姑娘。
在她戴着牙齿矫正器的十七岁,就已经对高一届的某班数学课代表芳心暗许。
那会儿的阿C毫不起眼,文理偏科很严重,眼看着数学课代表被保送了一所玖捌伍院校,而自己只能在原地跺脚。
课代表回校的那天,阿C在学校的书亭跟他告白,对方笑盈盈地婉拒,只说希望她能好好备考,考出优秀的成绩。
说实话,阿C喜欢的课代表是个好人,没有直接说不喜欢,反倒像个隐士高人,语重心长。
阿C是个鼓励型选手,回去之后恨不得把自己泡在书海里。
她把“考出优秀的成绩”当做对方对自己的期许,于是卯足了马力,每天挑灯夜战,希望未来的一年会有奇迹发生。
显然的,奇迹发生了。
来年阿C考上了和课代表一样的学校,整个暑假阿C都给自己安排了满满的大变身计划。
她除了报名健身课程,积极修正牙齿,关注日常护肤,并且每天坚持两小时的阅读时长,以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能够由内而外变得美好。
她甚至会想象课代表和自己在大学校园相遇的场景,自己俨然优秀到让他挪不开眼睛,被喜欢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不能刻意为之的,爱情就是其中一种。
现实总是喜欢跟人开玩笑,等到阿C真的华丽归来,课代表在学校已经谈了一个同系的女友。
女生素面朝天,虽然清秀但绝对算不上漂亮。
和阿C比起来,逊色了不止一点两点。
阿C问课代表,明明按照他的期许在变优秀,可是为什么会他还会喜欢一个平平无奇的姑娘?
彼时的课代表不似当初温润如玉的模样,大概是护女友心切,回答的语气很不耐烦。
“我喜欢她是因为她就是她,你变得再优秀也没有用。感情又不是应试考题,哪有什么固定的期许?”
残忍吗?残忍却道出了爱情里的真相。
一段关系里,不管你再怎么翻山越岭,再怎么披荆斩棘,如果对方不喜欢你,你就是在做一道零*壹零零零零零零零零的乘法,结果终究是“零”。
如果感情也有标准,世界上怎么还会有那么多的痴男怨女?
又怎么会有我爱他,他爱她的情感漩涡?
大家明确目标,为了那个人定的达标线冲刺不就行了?
爱情不是应试教育,临考的时候还能重点押题。
如果变得优秀就能被喜欢的人喜欢,那也就不存在情动和心动,又如何能称之为爱情。
阿C在感情里落得了一场空欢喜,看起来悲惨又委屈,可是换个角度看呢,似乎又有新的收获。
无论如何,变得优秀的过程,才是最有意义和值得骄傲的事情。
喜欢你的人,缺点优点都是他喜欢的,而不喜欢你的人,就算你全身都是优点也会被挑剔诟病。
不被喜欢,就算你镀了金身,光芒万丈,收到的也是对方的“残忍”。
更别说欣赏、爱慕、赞美、深情。
这些道理很多人都明了,只是不愿意清醒,非要抱着那点残存的希望,给自己缓刑。
类似“等我变得优秀就会被男神喜欢”的鸡汤,其实传输着错误的自我认识和情感观念。
你努力让自己变得出色,变得精致,不是为了别人,一定是为了你自己。
而你必须同时要有这样的觉悟:就算你变得优秀了,你喜欢的那个人也未必会喜欢你。
我们任何人在任何一段感情里,都无法确定能和另一个人在一起多久。
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要面对自己很久很久。
就像我的朋友阿C,她竭尽全力变得优秀之后,课代表依旧没有因为她身上所镀的那层金身,就对她心生爱慕。
而唯一不同的是,阿C在这条“大变身”的路上成长为一个更加金光闪闪的耀眼存在,这比得到课代表的喜欢更有意义。
而现在,阿C因为课代表的一席话醍醐灌顶,她逐渐接受不被喜欢的事实,收起自己的感情,及时止损。
好在变优秀的过程还是影响着她,阅读和健身的习惯已经养成,期望自己越来越好的步履从未停下。
朋友,你努力的每一天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而不是为了一个根本不喜欢你的人。
要知道,真正喜欢你的人,不是让你变成他/她喜欢的样子,而是你本身已经被他/她喜欢着。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代妈报名看到的,谢谢!
|